骥翁追梦为夕阳添彩,86岁老人孙家芳精彩书写后半生
骥翁追梦为夕阳添彩,86岁老人孙家芳精彩书写后半生
骥翁追梦为夕阳添彩,86岁老人孙家芳精彩书写后半生极目(jímù)新闻记者 刘闪
武汉市武昌区东亭花园社区有一位86岁老人孙家芳,以岁月为纸,用生命为笔,书写(shūxiě)着精彩的后半生,特别是晚年(wǎnnián)热心社区各类大小公益活动,成为(chéngwéi)社区邻里众口相传的佳话。
在退休后的20余年中,他不分男女老幼,不论事情大小,始终坚持热忱地(rèchéndì)为社区服务,当好社区的一颗“螺丝钉”。此外(cǐwài),他常年坚持拿出(chū)退休积蓄自费出书法书籍赠送给贫苦(pínkǔ)学子。他还留下遗嘱,捐献其遗体。
又干(gàn)家教又干家政,退休老师当起社区螺丝钉
孙家芳是湖北枣阳人,中共党员,湖北省先进教育(jiàoyù)工作者,全国优秀教育世家代表。1997年退休后随儿子来汉定居(dìngjū),从此沐浴在大江两岸灿烂的阳光里。出自感恩之心的多福之翁,20余年来想得最多的是为江城(jiāngchéng)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,报答党和武汉人民(rénmín)的厚爱,学做一个(yígè)“武汉好人”。
他奉行着“追求卓越”的(de)武汉精神,从小事做起。2004年,东湖梨园门口由8个小区成立了徐东路新(xīn)社区,社区服务专干编制不多,细小具体的服务工作还差人手(rénshǒu),如空巢的“老人”、课余(kèyú)的“小孩”需要照顾,还有修修补补(xiūxiūbǔbǔ)、心理健康、法律教育咨询,房产、物业的租赁等等,急需有人具体操办。
虽人近古稀,但腰板还(hái)算硬朗(yìnglǎng),孙家芳觉得报答武汉的机会来了,可以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。经请示批准,他(tā)又邀集另外两位退休老友(lǎoyǒu)合作,筹办了“社区(shèqū)家教家政服务部”,并自荐成为“部主任”。服务宗旨首先对军属、烈属、英模、困难户、伤残人员提供(gōng)免费服务。行动不便的上门服务,社区居民半价服务,收入供维持运营开支。
不曾想,半年的(de)义工(yìgōng)运作,合作者先后退去,“光杆司令”的他一干就是十五年。
他利用(lìyòng)当年做教育及教育管理工作时涉及(shèjí)过文理、政法、生化知识,做起家教;又利用过去下放工厂、农场劳动时又学会的车工维修技术,买来(mǎilái)一套铁木五金工具家政,在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门卫房,应答各种(gèzhǒng)咨询,都得心应手。每天找保姆、寻家教、签合同、答咨询……一天到晚忙个不停。残疾姑娘吴秀蓉想开缝补店谋生,孙家芳接到求助电话(diànhuà)后,亲自动手帮(bāng)她租门面,装修房店,制挂(zhìguà)招牌,承揽顾客,让她进门就开业,开业就兴隆,三年后买了房子,安了家。
老干部余佳文看到古稀的老人服务十年如一日写文称赞
社区还有一部分老人(lǎorén)子女不在身边,因孙家芳原是个物理教师,也有工具可代他们接(jiē)接线、修修灯、拧拧螺丝、通通水(shuǐ)。孙家芳还备有专用拖车,帮老人代购米面粮油。他体会(tǐhuì)到单身老人的难处,还先后为五对单身老人牵线,合成一家,互相照应,有的还成了夫妻。
由于孙家芳一贯热情为社区服务不分老少,不怕苦累,2012年至2018年连续6年被(bèi)党组织评为“优秀党员”“五星级党员”,武昌区民政局还授予(shòuyǔ)他(tā)“优秀志愿者”称号。
向中小学生赠送书法书籍,立下(lìxià)捐赠遗体遗嘱
2019年,临近80岁生日时,孙家芳觉得胸闷头晕走不动路,同时体外发现怪异的(de)凸起。经医检、化验,确认为心脏动脉梗塞,凸起之处是恶性结节。他被送去就医,医生动刀切除(qiēchú)了(le)(le)癌块,在心血管里装上了一个(yígè)支架。就这样,他只好(zhǐhǎo)从“家政”岗位“退休”,同时他也意识到生命给他的时间不多了,谁知通过半年治疗,病情有所好转。
随后,抗疫精神也鼓舞着他(tā),他又想起曾当选“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(tūchūgòngxiàn)的英雄模范人物”吴运铎同志的光荣事迹。他决定要像英雄们那样把一生献给教育(jiàoyù),“把一切献给党”。
孙家(sūnjiā)芳丢下做家政服务用的(de)钳子、锯子、斧子,又重新拿起笔杆子再做点义工,把节省下的少量的钱(qián)做起慈善。在家,除了(le)继续义务做家教咨询、代写家书、诉状等,他还配合社区将中心活动广场(guǎngchǎng)改建成“老吾老文化广场”,把新二十四孝改成(gǎichéng)押韵顺口的《新二十四孝三字经》并制成连环画,装饰在社区老吾老文化广场中心舞台周围。在暑假义务的协助社区举办夏令营书法班,同时还创办(chuàngbàn)了“农民工子女寒暑假汉字快速写好实验班”四期,免费为烈军属子女、农民工子女和低保户子女免费学书法,被(bèi)社区党委推举评为武昌区模范义工。
孙家芳一生最爱学生最爱书,他一心想向(xiàng)小朋友们写书赠书,在(zài)学习古今书法名家的基础上,结合他家(tājiā)祖传五代写字教学的经验,总结了一套“传承国粹的教法和(hé)学法”,历时五年写出了《快速写好硬笔小楷(xiǎokǎi)简捷(jiǎnjié)自主学练宝》一书,现已由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和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,提出了好小楷的三点要素和写好小字的多种技巧。
2022年,他自费(zìfèi)印刷1000本图书捐给枣阳的(de)几所中小学学生们,还为以革命烈士程克绳将军名字命名的“克绳小学”送去10000元办图书室的设备费,捐赠一个(yígè)“希望书屋”。
2024年,孙老在夫人陈桂香的支持下出版了《快速写(xiě)好硬笔小楷简捷(jiǎnjié)自主学练宝》一书,把5000本书(běnshū)捐赠给(gěi)武昌区慈善总会和枣阳苏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,请他们转捐给苏区、山区、城区最需要的小朋友们。
孙家芳说:“我退休金不高,退休又早,没有多的钱做慈善。我和(hé)夫人只能(zhǐnéng)拿出全部积蓄用写书出书的办法,给(gěi)贫困的孩子们编写课外参考书。”
岁月可老,赤诚可鉴。如今已是86岁的孙家芳,岁月已在他的脸上添上(tiānshàng)皱纹,也为他换上了满头(mǎntóu)银发,2024年1月,他立下遗嘱(yízhǔ),交代子女,待其辞世之后,将遗体(yítǐ)捐给武汉红十字会,用于医学教学或科学研究。
这样,他就可以像武汉的英雄吴运铎同志那样,把(bǎ)一切献给党,圆(yuán)他终生追求的好人梦!
更多(duō)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极目新闻”客户端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,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一经采纳(cǎinà)即付报酬。

极目(jímù)新闻记者 刘闪
武汉市武昌区东亭花园社区有一位86岁老人孙家芳,以岁月为纸,用生命为笔,书写(shūxiě)着精彩的后半生,特别是晚年(wǎnnián)热心社区各类大小公益活动,成为(chéngwéi)社区邻里众口相传的佳话。
在退休后的20余年中,他不分男女老幼,不论事情大小,始终坚持热忱地(rèchéndì)为社区服务,当好社区的一颗“螺丝钉”。此外(cǐwài),他常年坚持拿出(chū)退休积蓄自费出书法书籍赠送给贫苦(pínkǔ)学子。他还留下遗嘱,捐献其遗体。
又干(gàn)家教又干家政,退休老师当起社区螺丝钉
孙家芳是湖北枣阳人,中共党员,湖北省先进教育(jiàoyù)工作者,全国优秀教育世家代表。1997年退休后随儿子来汉定居(dìngjū),从此沐浴在大江两岸灿烂的阳光里。出自感恩之心的多福之翁,20余年来想得最多的是为江城(jiāngchéng)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,报答党和武汉人民(rénmín)的厚爱,学做一个(yígè)“武汉好人”。
他奉行着“追求卓越”的(de)武汉精神,从小事做起。2004年,东湖梨园门口由8个小区成立了徐东路新(xīn)社区,社区服务专干编制不多,细小具体的服务工作还差人手(rénshǒu),如空巢的“老人”、课余(kèyú)的“小孩”需要照顾,还有修修补补(xiūxiūbǔbǔ)、心理健康、法律教育咨询,房产、物业的租赁等等,急需有人具体操办。
虽人近古稀,但腰板还(hái)算硬朗(yìnglǎng),孙家芳觉得报答武汉的机会来了,可以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。经请示批准,他(tā)又邀集另外两位退休老友(lǎoyǒu)合作,筹办了“社区(shèqū)家教家政服务部”,并自荐成为“部主任”。服务宗旨首先对军属、烈属、英模、困难户、伤残人员提供(gōng)免费服务。行动不便的上门服务,社区居民半价服务,收入供维持运营开支。
不曾想,半年的(de)义工(yìgōng)运作,合作者先后退去,“光杆司令”的他一干就是十五年。
他利用(lìyòng)当年做教育及教育管理工作时涉及(shèjí)过文理、政法、生化知识,做起家教;又利用过去下放工厂、农场劳动时又学会的车工维修技术,买来(mǎilái)一套铁木五金工具家政,在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门卫房,应答各种(gèzhǒng)咨询,都得心应手。每天找保姆、寻家教、签合同、答咨询……一天到晚忙个不停。残疾姑娘吴秀蓉想开缝补店谋生,孙家芳接到求助电话(diànhuà)后,亲自动手帮(bāng)她租门面,装修房店,制挂(zhìguà)招牌,承揽顾客,让她进门就开业,开业就兴隆,三年后买了房子,安了家。
老干部余佳文看到古稀的老人服务十年如一日写文称赞
社区还有一部分老人(lǎorén)子女不在身边,因孙家芳原是个物理教师,也有工具可代他们接(jiē)接线、修修灯、拧拧螺丝、通通水(shuǐ)。孙家芳还备有专用拖车,帮老人代购米面粮油。他体会(tǐhuì)到单身老人的难处,还先后为五对单身老人牵线,合成一家,互相照应,有的还成了夫妻。
由于孙家芳一贯热情为社区服务不分老少,不怕苦累,2012年至2018年连续6年被(bèi)党组织评为“优秀党员”“五星级党员”,武昌区民政局还授予(shòuyǔ)他(tā)“优秀志愿者”称号。
向中小学生赠送书法书籍,立下(lìxià)捐赠遗体遗嘱
2019年,临近80岁生日时,孙家芳觉得胸闷头晕走不动路,同时体外发现怪异的(de)凸起。经医检、化验,确认为心脏动脉梗塞,凸起之处是恶性结节。他被送去就医,医生动刀切除(qiēchú)了(le)(le)癌块,在心血管里装上了一个(yígè)支架。就这样,他只好(zhǐhǎo)从“家政”岗位“退休”,同时他也意识到生命给他的时间不多了,谁知通过半年治疗,病情有所好转。
随后,抗疫精神也鼓舞着他(tā),他又想起曾当选“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(tūchūgòngxiàn)的英雄模范人物”吴运铎同志的光荣事迹。他决定要像英雄们那样把一生献给教育(jiàoyù),“把一切献给党”。
孙家(sūnjiā)芳丢下做家政服务用的(de)钳子、锯子、斧子,又重新拿起笔杆子再做点义工,把节省下的少量的钱(qián)做起慈善。在家,除了(le)继续义务做家教咨询、代写家书、诉状等,他还配合社区将中心活动广场(guǎngchǎng)改建成“老吾老文化广场”,把新二十四孝改成(gǎichéng)押韵顺口的《新二十四孝三字经》并制成连环画,装饰在社区老吾老文化广场中心舞台周围。在暑假义务的协助社区举办夏令营书法班,同时还创办(chuàngbàn)了“农民工子女寒暑假汉字快速写好实验班”四期,免费为烈军属子女、农民工子女和低保户子女免费学书法,被(bèi)社区党委推举评为武昌区模范义工。

孙家芳一生最爱学生最爱书,他一心想向(xiàng)小朋友们写书赠书,在(zài)学习古今书法名家的基础上,结合他家(tājiā)祖传五代写字教学的经验,总结了一套“传承国粹的教法和(hé)学法”,历时五年写出了《快速写好硬笔小楷(xiǎokǎi)简捷(jiǎnjié)自主学练宝》一书,现已由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和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,提出了好小楷的三点要素和写好小字的多种技巧。

2022年,他自费(zìfèi)印刷1000本图书捐给枣阳的(de)几所中小学学生们,还为以革命烈士程克绳将军名字命名的“克绳小学”送去10000元办图书室的设备费,捐赠一个(yígè)“希望书屋”。
2024年,孙老在夫人陈桂香的支持下出版了《快速写(xiě)好硬笔小楷简捷(jiǎnjié)自主学练宝》一书,把5000本书(běnshū)捐赠给(gěi)武昌区慈善总会和枣阳苏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,请他们转捐给苏区、山区、城区最需要的小朋友们。
孙家芳说:“我退休金不高,退休又早,没有多的钱做慈善。我和(hé)夫人只能(zhǐnéng)拿出全部积蓄用写书出书的办法,给(gěi)贫困的孩子们编写课外参考书。”

岁月可老,赤诚可鉴。如今已是86岁的孙家芳,岁月已在他的脸上添上(tiānshàng)皱纹,也为他换上了满头(mǎntóu)银发,2024年1月,他立下遗嘱(yízhǔ),交代子女,待其辞世之后,将遗体(yítǐ)捐给武汉红十字会,用于医学教学或科学研究。
这样,他就可以像武汉的英雄吴运铎同志那样,把(bǎ)一切献给党,圆(yuán)他终生追求的好人梦!
更多(duō)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极目新闻”客户端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,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一经采纳(cǎinà)即付报酬。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